光比,就是畫面中不同亮部與暗部的比例,在某一方面來說,就是一相片中曝光寬容度的呈現,也就是反差啦。但是在棚內(或是說使用閃燈),我們常稱不同組棚燈的光的反差,叫做光比,因為人工光源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在實際燈法的操作中,我們會一直用到光比這名詞,說這樣說啦,但以外拍派的實際經驗法則來說,很少會在乎精確的光比,只要看的順眼過得比,就常讓它「低空飛過」,這個看得順眼的標準,一般是影像容度內,另一個當然是曝光要正確。


比如一般拍晨昏風景,常碰到天空與地方兩個明暗部曝光不均衡的情況,攝影教科書教我們說,曝光值只有一個,但是攝影師可以做抉擇,看你要針對天空曝光,探取天空的曝光值,如此地面村莊會欠曝變暗,另一則是針對暗部李光充分曝光,但如此天空就過曝白化,雲彩色溫什麼的統統不見了,另一方則是取中庸值,在感光元件紅綠的最大值,也便是寬容度中間取一中間值,保全天空的細節與地面的反差,不遺美景當前,通常都是明暗反差相差五六級曝光的場合,往往中間的方法會落得什麼都得不到。自然風景往往就只能這樣等待老天給臉,天氣轉換,或改變攝影角度是比較被動的。

所以說,才發明了「重覆曝光」,「漸層減光鏡」跟「搖黑卡」等方法去作弊,不...是攝影技巧讓明暗的反差減少,就是用傳統的「手」法去HDR,如果懶的話用相機內建的HDR也成,目前幾乎連傳統攝影學會的朋友也愛用HDR,拍往往聽到的都是「卡茶~卡茶~卡茶」三聲連拍,嗯,機內合成萬歲!(但攝影比賽不允許機肯合成:D

可參考這網頁

而人像攝影,特別是室外人像攝影,我們知道中午頂光時,光質很硬。在眼袋跟下巴處會有濃厚的陰影,而晴天順光或是側光可通過反光板縮小光比,遮光板也可以,也可通過吸光板(黑色)增大光比。不過,就還有得靠天吃飯,萬一在陰天或是微光下,效果就有限,自由度不高。

在攝影棚及閃光燈的光比相對來說光比就容易控制,應該說它是人工光源,所以就可靠人去調整,不論是閃光燈或是持續燈都可以。這些燈具都可以進行光比控制。


在沒有閃燈純環境光中,窗外灑進的午後光線在小寶寶臉上形成了自然的林布蘭光,同時陰影面由於室內采光很不錯,明亮的室內反光讓耳影反差很低,整張調子十分不錯。不過自然光要這樣的完美,通常是很難的,只有在漫射光環境下,例如有布幔或是明亮的室內才有辦法。許多攝影朋友拍人像拍一拍都忘了自然光採光的重要,因為一般假日出來拍美少女人像居多,這多半是休閒用途,時間不等人,美女當夢那能不壓快門?解決方法大多是用熱靴醒的閃燈加上機頂閃燈用無影罩或是柔光罩來補平光,其實呢,自然環境光的採光的光比與反差也是很重要的學問,離機閃燈許多時候只是模擬它而已。


實際外拍實戰中要控制像上圖這樣,除非是在攝影棚環境下,要不還真有點難度,主要是外拍的室刀場地光源雜亂得很,而且一般台灣喜歡的人像CUT多半要求全身照,而且動作姿勢要求很活潑,所以一般的光比反差就會比較大一點,只有在特寫的CUT會特意用反光板來減弱反差。在外拍實戰時,要讓臉陰反差減弱些肯定要在陰影面補一盞燈,多數外拍同好很少會多加一盞燈的,中庸的方法就是避免打光比大的側燈或是逆光,所以往往往出現平光的安全光。




上下兩圖是有沒有打反光板補光的對比,效果明顯可以觀察出來,使用上就不改數據,直接以沒有反光板的數據拍即可,如果覺得反差仍過大補不到光,再考慮加另一支燈對陰影補光,一般實務來說出力比主光弱3級測試,例如主燈出力是1/4 ,補光在距時微調為1/32,用這個起點去測試。

照片的反差深深的影響整張作品的情調與氛圍,如果上面的文字顯示,光比一般是用幾級EV,或是說差幾格(級,檔)光圈來說,但是,在使用人工光源例如閃光燈或是持續燈,通常會用另一個個比較複雜的說法,就是光比(Light Ratio)。一般來說,我們在調整主光後,就會去調整反差(也就是光比)。一般來說,如果是亮部的測光和暗部的測光值是差1個EV值時,我們就會說這時的光比是1:2,如果是測光值差2個EV值,就會說這時的光比是1:4,而如果是3個EV值時,就會說是1:8;同理,如果是差4EV時,就會說光比是1:16,大家可發現,光比的是2的幾次方的等比級數呈現,光比愈大,就代表亮部跟暗部的反差,也就是明暗的差別愈大,有時我們會說這張反差比較硬(大,強),這張反差比較平(小,弱)來描述,它在在影響照片傳達的概念跟觀感。

不過呢,光比並不是一個拍攝值,它只是形容,一個操作上描述反差的概念,跟確實的光圈多少快門多快沒有關係,這都要實際用測光去去測光才得知的,不同光比打出來的光線的曝光值也會有所不同,實際外拍在應用光比上有其限制,因為外拍不比在棚內可精確控制,另外一原因是後製跟風格檔也會影響光比,所以,在外拍時很難去一個個去好精確的光比,就調個大概,調高反比差或是平光,只要不是太離譜就這樣拍了。




這兩張的採光都是以離機閃燈打側光,營造立體感,不過,兩張的給人的感覺卻是不同,上圖反差平和多了,給人輕盈恬淡的感覺,下圖反差大了些,就覺個性強烈了些,外拍實務上在調整暗部反差時,在中等光圈,現場光快門速度允許下,某些時候可放慢快門速度多「吃現場光」,可讓暗部的亮度提昇,整張反差減弱,但要注意光比的控制,否則整張照片就走調了。



這兩張除了在光比上不同外,運用上段說的吃現場光,上圖是標準的藍天壓光照,使用閃燈打側光來營造美麗的線條,其實這樣是用略曝光不足(連閃燈都是)運用視覺上對濃艷感的喜好過關,如果降回到一般人像稍微過曝的標,下張則是略開放光圈及降快門拍攝的,就很接近日系的人像色彩,淡雅而白皙,這就是一種在用光比外,背景與主題光比反差的運用。



在加多一支燈的時候,可以除了可以做效果外,還有兩盞燈加成起來一定略有交集到的區域,這些交叉的區域曝光就會有小許差異,有時可以就直接拍攝,有時大到嚴重要調整曝光就要微調光圈囉。上下兩圖都在同一地方拍攝,上圖只有正面微LOW KEY的補光,可是感覺背景太黑人沒入背景中,所以在側方又補一盞勾側臉及髮絲,這樣側方來的光還是略有影響的臉部的曝光的,照過的側邊來向的光與與原先正面的補光合成讓臉的照明更匀了,這時我反而更放大半級光圈,讓整張調子更亮(可觀察背景亮度變亮了些),就變成兩種不同的調子。。


通常,在拍攝性感的美女寫真時,例如旅拍,對人臉來說,會用較和緩的光比融合現場自然光拍攝。以呈現柔美的氛圍。


這張是上張的背景的逆光取消掉,這樣的反差讓主題氛圍馬上變得隱晦神秘起來,還是明亮些點比較溫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cle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