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前為新書辦的用光教學外拍及講座的閃燈講堂實例其中一個景的補充說明,因為有不少參加的同學感到新鮮,所以再整理一下放出來,其實有很多內容跟想法,因為排版跟主題走向的企劃,在書中編輯階段到最後排版整合就得割愛或刪減,可降版時把一些支離,瑣碎,又太細節有點鬼打牆的東西只好割愛。如果本書有機會出PART II再將它補上吧。


在講堂中,針對燈的距離,筆者特別說:「燈距能夠近就儘可能靠近!」許多攝影同好都曉得要用控光設計去改改光質,想拍出很酷的照片,但總感覺好像感受不出無影罩跟反射傘、裸燈與跳燈的差別,或是說感受不到無影罩跟反射傘的差別,或是詋 雷達罩跟蜂巢罩差那兒?這一般可能是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曝光條件不對,第二個則是燈距太遠。


在書中我們一再強調,要多看回播LCD的影像,特別是在一個場景做起測試時,看的方式並不是看「噢~~這張美眉真美。」「這張拍的真好,不愧是我拍的。」這樣的,而且要打開高光警告及色階到RGB分布圖,至少看曝光曲線有無正常?是不是過曝地方太多?是不是影影曝光不足?但前提下是您的相機LCD亮度要夠準,反差要適中,有些廠商的LCD回放做得太美,甚至比存到電腦後用螢幕檢視還美,而有些則是相反,這樣會有錯覺,所以您平時一定要對自己相機的LCD與事後結果檢視做比較,最好亮度是要跟家中的檢親修圖的螢幕相吻合,這樣您才有辦法判斷是不是曝光正確。


如果看LCD曝光過曝了,在臉部出現太多高光警示,這個警示是警告過曝而沒細節了,那就得縮光圈或減少出力,這兩個動作的調整縮光圈是最快的方式,一般是做先直接縮兩級光圈,如果太暗,再回開一級,接著不斷以1/2倍率「逼近」找到最適合的曝光值。相反的,曝光不足的話則反著做。調整出力是在不得已不能調整光圈時使用,例如故意要以大光圈拍攝淺景深的照片,亦或得拍小光圈製造景深較大的團體照或是商品攝影,這些都是「景深先決」亦即只能調光去適應預設好的光圈及景深。如果調整光圈或是調整出力都無法得到良好曝光值,最後再決定調整ISO。目前近兩年新出品的數位相機高ISO噪點控制都很好,一般在應用上ISO100~800幾乎都是可用的,甚至有時在夜景人像用ISO1600打光實際印刷也沒什麼問題。


另外,燈距其實影響光質甚多,燈距愈近,反差愈明顯,光質的差異也愈清楚,光由強到弱的光遞減的效果會愈明顯,一般用光上就算使用透射傘,若燈距超過5公尺,傘也僅剩擴散的效果,它的光質跟裸燈相差有限,愈逼近主體,也就是燈距愈小,採用不同的空光設備的差別才愈明顯。有時候,用光就是要愈逼近,那種戲劇化的光線才能顯現,否則就會跟平光散射的效果差不多,如果您覺得你用光不夠有fu,有時候是您的閃燈不夠靠近罷了。


我們來看燈距跟光影的的差距,光都固在在畫面的左側吧台外,以一支離機閃做光觸發透過Phottix提供的透射傘柔光,另外,我為了加強這個吧台休閒軟調的氣氛,在背景處加了盞紫紅色的效果光勾髮絲光順便染一下背景,改造一下氛圍。本來模特兒是站在距離燈兩公尺左右的吧台中間,拍起來如下圖:





如果呢,請模特兒向畫面右邊走一大步,靠近主燈的位置,這樣的燈距僅一公尺左右,各位可以看模特兒與環境景的相對位置,上下兩張照片的根本差別是在於模特兒臉的光影,雖然光的方向沒什麼變,都來自畫面左方的射傘,但是只要燈距改變了,或是說模特兒與燈的相對距離改變了,光影的效果就差很多,像在這一公尺的距離,透射傘的光影的效果陰跟陽的明暗才突顯出來,如果在稍遠的地方,感覺就像平光一樣擴散掉了,這就是燈距對光質與打光光影效果的影響。





接著我們來看另一例子。





上圖這是使用當天的贊助商Phottix提供的小閃燈改裝的迷你雷達罩(如下圖)打光的。 各位可看筆者是把燈放在模特兒頭前很近的地方,向下斜45度,燈距應該是不足30公分,這樣想打出一蝴蝶光的高硬光效果。如果燈距遠了些,那麼雙頰的陰陰影就變弱。





拍出來效果就如同下圖:





這樣強烈的光影效果,得靠愈近效果愈明顯,如果離愈遠,臉部輪廓及五官的立體感就稍不同了。


如果手上沒有這樣的小雷達,可以把小閃燈的燈頭伸到最長處(105mm 或是200mm)一試,如果覺得光影減弱的效果不明顯,可以像下圖用紙片以橡皮筋檔住一半的燈頭,或是用不透明帶貼上燈頭兩側邊邊,遮住燈頭只露出中間一半燈頭,這樣發光範圍就會極度減小,有極端的束光效果,拿來拍個性人像最好了。








拍出來就會像這樣如下圖,這是很多時尚廣告常用的光法,您用小閃燈也可以達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cle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